第55章 长安战役结束 兵发晋阳[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p;何谋全一行连日赶路,风餐露宿,早已经疲惫不堪;见到了晋阳,何谋全也就没要求行军速度了。待众人不紧不慢、漫游似的到了城门前,却发现城门口只站了一个五十来岁的老东西,嗯…背后还有十来人。
就这?来迎接皇上的近臣?
小老头子一副懒洋洋的样子,好像还没睡醒;临了何谋全车驾,只是随意拱了拱手,“下官兵部郎中、晋阳清吏司主事刘汉年,恭迎钦差大臣何谋全何将军入城。”
口吻一副公事公办,充满了不屑,甚至连问圣安的排场话都免了,好像都没正眼瞧一瞧何谋全。
何谋全心有不快,但也算在意料之中;自己来晋阳的事周延益、徐太岳肯定都知道了,只不过老徐现在卧病在床,不知道哪天入土,已经没心思管他了。而周延益肯定不希望晋州的兵马落到皇上的手里,所以提前想好了对策,授意杨和给自己一个下马威.
这小小的一个插曲,自在其中;何谋全也无可指责,毕竟自己只是钦差行走的身份,又不是大汉天子亲临晋阳;杨和进士出身,如今身居晋州刺史、晋阳督师,妥妥的封疆大吏;以军务繁忙、剿匪堪忧为借口不来迎接,话说到哪里都没毛病。
毕竟那啥,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
何谋全看了刘汉年一眼,不动声色道:“有劳刘主事了,请。”
话音落地,便打马上前,准备带人进城驻扎。
“且慢。”刘汉年伸手拦住何谋全,眼色指向何谋全背后的兵。
“呱噪什么?”何谋全不解,怎么地?大汉官军不让进城?合着就你杨和的兵是娘养的,官军都是孤儿呗?
“回上差。”刘汉年有气无力的拱了拱手,“晋阳城民稠地狭,道路拥挤;晋州其他地方的溃兵最近也进了城,再加上原本就有的人马,已经拥挤不堪。恐怕住不下何将军这两千多号弟兄了,杨督师的意思是,先让何将军的部下到晋阳东五十里处的威风营暂住,等城里驻军安排妥当,腾出了地方,再请弟兄们进城。”
何谋全皱了皱眉,颇为不爽。晋阳城什么时候这么小了?连这两千人亲兵也住不下?怕不是杨和故意为之,有意给自己难看吧!
调开自己的嫡系亲兵,我何某单刀赴会?你杨和想干什么?
难道自己想除掉他的想法被他猜到了?还是东园周延益一派想在晋阳做掉我?
也不是没有可能,毕竟还没动身的时候陈洪便有言在先,此行非善。
这两千多人相对对于晋阳城几万兵马来说并不算什么,但是对于争夺晋阳城里的刺史府却是关系重大,总不能自己带着韩貂寺、陈长廷几个去拿了刺史府吧?而控制了刺史府,对于整个晋州形势是十分重大的,至少能在形势上号令晋州。
而且有了这些兵,自己的安全也有了进一步保证;这样一看,两千多兵直接决定了这次晋阳之行的成败,所以绝对不能被支开。
杨和想什么呢?他说让我滚到五十里外我就滚到五十里外?拿我当傻子不是?
想到这一节,何谋全冷冷一笑,“刘主事,你家杨督师拿我当什么了?我这些兵要是放到五十外,我带他们来干什么?再者,晋地匪乱已经,本将又是新到晋阳,人生地不熟,万一要是遭了强人……”
刘汉年不屑一笑,摇头道:“将军多虑了,你进了晋阳城,自有杨督师保证你的安全;杨督师是朝廷命官,总管晋地军政,在晋阳!一切都得听杨督师的调遣,您说,是不是?”
“放肆!”陈长廷大怒,厉声一喝,“刘汉年,莫要忘了你的身份!”
刘汉年一番话说得难听至极,难怪陈长廷发怒。
何谋全淡淡一笑,招手示意陈长廷退下,“刘主事,本大人要是说不呢?”
“就凭你家主子杨和?或是杨和的主子周延益,就想安排了本差?”
刘汉年脸色一黑,当场噎住;瞥了何谋全一眼,心道此人仗着自己是天子信臣,当真是嚣张跋扈。
“我奉劝何将军,您是奉旨来晋州协理剿匪,又在西州做了几个月的协理,如今来了晋阳,难道忘了军中上下有序,令行禁止的道理?按汉律,刺史总督节制一州一切军政调配;杨督师身为晋州刺史,这么做本就在职权之中。退一步说,杨督师的做法自由其考虑和安排。您身为钦差,肩负重任,当以剿匪大局为重。
勿谓言之不预也!”
好家伙!这话换个说法就是赤裸裸的告诉何谋全,杨和是你领导!你们都得听他的!而且晋州所有的兵马包括朱茂贞原先的部下,都归他统一节制调配,你何谋全从西州带来的兵也不例外!
最后则是告诉何谋全,这儿是晋阳,不是西州!少拿你在西州的臭架子!咱家督师可不是高阶那么好说话!
以上压下,这刘汉年确实半点情面没给何谋全。
陈长廷、赵真定、洪相封几人听到这里大怒,拳头捏的嘎吱作响,韩貂寺也是面沉如水,十指成抓;有道是君辱臣死,如今小小的清吏司主事就敢给钦差脸色看,这也从侧面反映了皇权式微,江河日下。
你杨和是刺史不假,可咱们何将军是皇上在东宫时的老人,如今也是钦差大臣,明旨一封,兵部也有行文!见钦差如见皇帝,这条汉律你怎么不提?
陈、韩几人作为天子的信臣,妥妥的龙腿子,如何不怒?
第55章 长安战役结束 兵发晋阳[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