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窃国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章 西出掌兵 军士哗变[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范季淹回想了一会儿才道:“听说那人原本是个摆弄奇技淫巧的书生,三次考举人落榜后便投了贼。”

    何谋全笑了笑,有道是,仗义多是屠狗辈,负心原来读书人。不过这也证明,市井流民泥腿子出身的高迎风在西州吸收了不少人才,这对付起来比普通的流民土寇要棘手得多。

    顿了顿,何谋全又问道:“黄温此人呢?”

    “此人私盐贩子出身,天宪十九年被捕后刑部判了斩首,不曾想他手眼通天,势力大,手下人来截了法场,索性造反。长期活跃于河南宣武一带,近年来在官军强势围剿下,疲于奔命。

    目前,两大流寇反军的情况就是这样了。”

    何谋全点点头,道:“在下奉皇上之命协理剿匪抗奴事宜,然范经略使身负朝廷重托,经略关中,关中乃龙兴之地,且战略要地,范经略使之责不可谓不重。因此,在下就不从旁指挥了,到边地掌兵,为皇上守好天下。”

    范季淹自是明白其中原委的,天子如今困于北都,徐太岳作威作福,见风使舵之徒充斥朝堂,加之各地郡守、刺史、节度使等频频向徐太岳发难,朝廷中央的威慑力和控制力正逐渐下降。

    如果就仅仅依靠一封秘旨就让并无出刺经验的何谋全接任关中经略使的担子,恐怕会在西州的军政机要中引起轩然大波,退一步来说,要是徐太岳知道了皇帝的亲信不但到了西州,甚至还接手了大权,后果根本无法预测。所以何谋全自己提出去带兵,是最好的选择。

    当下也不犹豫,只是道:“近日鞑子频频扰边,石门营、孟关等地已经接连几次上报,需要援兵以及粮草军械补充,然徐太岳掌权后,拨给关中地区的粮草少了许多。

    加上关中多地干旱、匪乱,税赋减少了十之五六。许多地方的饷银都已经很久没发了。

    若是不嫌,上吏就到孟关掌兵,抵抗鞑子并组织屯田。如何?”

    “有劳了。”何谋全拱手道谢,随后立刻就有参军长史撰写任状,并加盖经略使衙门大印。

    不多时,范季淹带进来一名女子,轻声道:“云懿,你就去刘差使跟前行走。为上差尽心办事。你的事,上差能为你解决的。”

    女子生得婉秀清扬,靓丽的墨色头发只用一根简单的银簪挽起,美丽的面孔却流露出坚毅。

    看来,也是一个有故事的人。

    “上吏,此女是下官在来关中任经略使时,在南阳收留。祖籍是徽州宣武,父母与哥哥皆死于黄贼手中,也是苦命人。

    如今我也老了,时局多变,恐祸及家人,加上她也有意出去走走,不如,就让她跟你一同去孟关,在上吏跟前行走。如何?”

    “自当从命。”何谋全也不拒绝,范季淹如今因为鞑子和高贼的战事,加上关中的军政机要,已经焦头烂额,抽不出时间和精力管她的事。

    还有也是因为范季淹这种身居高位的人,同样有巨大的危险,朝堂斗争一旦不小心,就会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

    让自己带着她,除了担心有一天云懿可能会被牵连,也是因为自己从京城来,加之身份特殊,有机会为她报仇罢了。

    定初元年五月初三,在长安休整了一天的何谋全点齐人马,向西而去。

    目的地正是孟关。

    车马辚辚,锦衣瑟瑟。一行十七人。三辆马车,孤独缓慢地向孟关驶出。

    古老而美丽的长安渐渐地被抛在身后,风愈发的狂躁,掀起遮天蔽日的黄沙,似乎欲埋葬这戈壁上的一切。

    却无法撼动这群汉子分毫。 第7章 西出掌兵 军士哗变[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