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炼武神帝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番外篇[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陇西的官道难得见到这样的车队了,还是送亲的队伍,尤其是在这些年,中土和西边胡国的关系一直不太好。老皇帝在位的时候,西边胡国常常有骑兵越过陇川谷,骚扰边镇。老皇帝的雄心大志随着他渐渐掉光的头发也一起丢了,对边界的事情并不伤心,全都交给手底下的人处置。下面的人处置的并不好,只是听之任之,久而久之,来陇西的人和商队也就越来越少了。

    后来老皇帝死了,小皇帝登基。小皇帝尚且年幼,据说他登基的时候只有十五岁。不过这位小皇帝倒是很有想法,也很有胆识。他登基之后做了不少好事,算得上国泰民安。

    西边的胡人却越闹越凶,陇西的折子堆满了小皇帝的桌案,小皇帝愁的鬓发都开始发白了。

    好在,有人给他献了良策。他的那位老师,著名的大才子罗晚成跟小皇帝说,西方胡国,铁骑强盛,不可敌也!不如和亲。

    小皇帝想了一宿,最后一拍桌子,这事就定下来了。

    可小皇帝只有一个姐姐,而且早已出嫁。宫闱之内,也实在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皇室佳人。

    小皇帝正发愁呢,他的老师又来了。

    罗晚成告诉小皇帝,太宰秋寅有一女,年方十四,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且生的极美。此女名动长安府,国学生多仰慕。陛下可认其为义妹,封为公主,让其出嫁胡国。

    小皇帝听了,甚是高兴。当即下诏,封太宰秋寅之女秋白苡为昭仁公主。

    当时下诏的时候,谁也没有想到今后会是这样,秋寅一家满心欢喜的领了旨。却不想两年之后的今天,西边胡国大军进犯,连破三城,小皇帝忧心忡忡的找来了太宰秋寅。

    小皇帝苦着脸对秋寅说道,秋爱卿啊,如今胡国大军来犯,铁骑已连破冬、荒、笛风三城,你有什么妙计能够退敌吗?

    秋太宰想了半天,最后只得一句,当割地求和。

    小皇帝眉头一皱,秋太宰的脸色瞬间就变了,面皮发白跪在地上,不敢起身。

    小皇帝将秋太宰扶起来,拍了拍他的手背,说道,爱卿啊,这地是不能让的。朕倒是有一条妙计,但需要爱卿忍痛割爱方可。

    秋太宰有些迷糊,自己能有什么值得皇帝惦记的呢?但他还是回了句,只要皇上一句话,臣无有不遵。

    好!

    小皇帝对秋太宰的态度很欣赏,随即说出了自己的妙计。

    胡国强盛,只可谈和,不可动武。今唯有和亲,方能保西方安宁。秋太宰之女、朕之妹昭仁公主秋白苡才貌双全,可嫁与胡国大王。昭仁公主之恩德必将为万民传颂,受万世敬仰。秋家,也将成为中土第一大世家。

    小皇帝慷慨陈词,秋太宰早已经懵了。

    这什么意思啊?这是要逼着我把自家女儿推进火坑啊!自古远嫁胡国的,没有一个有好下场。皇帝是不是也太心狠了些?

    这是秋太宰心里的话,他当然不敢说出来。因为,小皇帝明显是早已想好的,现在摆在自己面前的只有两条路:一、嫁女儿,保全秋家。二、不嫁。那便是抗旨不尊,下场是,灭门!

    结果很明显,秋太宰选择了前者。于是,今天的陇西官道上便有了这长长的送亲队伍。

    这一年是泽成三年,秋白苡刚满十六岁。她离家门的那一天,秋府快要闹翻了。秋夫人死活都不肯让自己的女儿嫁去北方胡国,为此上吊了三回,还投了两次河,幸而都被救回来了。可她再怎么不愿意,这件事也改变不了了。圣旨已经下了,秋太宰也已经领旨了,她一个妇人又能改变什么呢?

    不过倒是秋白苡,她表现的相当淡定。据说她临离家的时候安慰自己的母亲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女亦有责。不过是远嫁胡国罢了,算不了什么。因为,这是为了天下万民,保盛世平安。

&

番外篇[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