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晚明风云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6章 大明朝首富[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解释道,“瓦特蒸汽机是用来驱动器水泵提水的机械。”

    “想必这也是华夏工业局的杰作?”

    “正是。”

    “为什么叫瓦特蒸汽机??”

    周垣笑道,“这是为了纪念一位叫瓦特的老朋友,是他最先改良了蒸汽机,华夏工业局出产的蒸汽机不过是是瓦特蒸汽机的改良版而已。”

    前些日子,为了加速工业发展,华夏大学以宋应星为首的科研团队,按照周垣给你图纸和设计理念,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高效的商用蒸汽机。

    虽然现在瓦特还没有诞生,但是周远还是决定用瓦特和马力表示功率单位,并将这种蒸汽机称为瓦特蒸汽机。

    因为它具有恒扭矩、可变速、可逆转、运行可靠、制造和维修方便等优点,所以投产之后,就被应用在矿山、工厂、机车等各个领域。

    华夏矿业局最先在矿山上使用了蒸汽机,用于从矿井中抽水,粉碎矿石。

    随后,华夏工业局将蒸汽机用在冶炼、纺织、机器制造等领域。

    虽然水公司利用蒸汽机将水提到高处。

    帝国银行铸币局使用蒸汽机冲压华夏币。

    汉中一号蒸汽机使帝国纺织局的纺织品产量提高两倍,用不了多久,大明朝市场将充斥着大量廉价的纺织品,让普通百姓每年都能有一件新衣穿的日子,指日可待。

    洪承畴在这个时代也算是很开明的人,对新生的事物都很包容。拿起单筒望远镜观察了一会水塔,笑道。“这自来水确实不错,过些日子,给延绥城衙门也安上自来水。”

    周垣面露难色,“安装自来水是要花钱的,像这样规模的水塔及附属设施,至少要10万元华夏币。巡抚衙门欠我们的钱,至今还没有还一个字儿吧。再说了,官不修衙,客不修店,你这么忙着去安装自来水,让后来人情何以堪?”

    洪承畴怒道,“你看我像欠钱的人吗?你这样小看人,是何道理?”做出起身要走的姿势。

    周垣一把拉着他,在烧烤架子前坐下来。“提钱就恼了?大名鼎鼎的洪大人的胸襟不会这么小吧?”

    早有蒙古侍女端出一盘盘洁白的奶皮、奶酪,以及手把肉、烤羊排、血肠等等。除此之外,就是就是供客人烧烤的鸡翅、肉串儿、豆干、茄子之类。

    “自来水我是一定要安的,不但在延绥城,以后福建老家也要装上。”洪承畴拿起烤羊排啃了一口,“老规矩,还是从你这里贷款,一分的利息。”

    周垣端起满满一杯马奶酒,“干了再说话。”

    洪承畴当仁不让和周垣碰了杯。“明天我先去水塔上面看看那个蒸汽机,如何?”

    “没问题.”周垣抓起手把肉,吃得满口流油,“看完水塔后,我请大家乘坐一种从来没有见过的交通工具,叫做火车。用蒸汽机拉动的,一天一夜能行驶上千里。”

    “越说越不靠谱了。”洪承畴道。“反正吹牛不带报税的。”

    “信不信由你。”周垣把酒干了,“我只是跟你打个预防针,别大惊小怪的。”

    次日中午,周垣带领杨鹤和洪承畴等人,乘坐马车来到位于汉中郊外的火车试验基地。

    洪承畴看着伸向远方的两根钢轨,在看看停在车站的绿色方形车厢以及黑嘘嘘的火车头,“这就是你说的火车?至少也有几十万斤重,就这么一个铁疙瘩。别说跑了,走都成问题。”

    “先上车再说吧。”周垣说着带领众人登上火车,“欢迎乘坐世界上第一列火车。”

    泰山一号蒸汽机车拉响汽笛,拖带着载有300名乘客的两节车厢,在铁轨上疾驰。

    洪承畴坐在车上,看铁路两旁的树木飞快的向后倒退,对杨鹤说道。“总督大人,周垣所言不虚。这火车比四轮马车快数倍。”

    “而且还比马车稳当。”杨鹤看着面前小桌上的玻璃杯。“你看这水,一点儿也没有飞溅。要是在马车上,这是不可想象的。”

    60公里的试验铁路,火车很快走完全程,

    周垣叫过马六子,“去把宋应星请过来,让他见见诸位大人。”

    火车总工程师宋应星乐呵呵从车头方向走过来,对于杨鹤和洪承畴行了礼向。

    “老宋,辛苦了。”周垣握住宋应星的手问道,“告诉诸位大人,现在最高时速每小时多少公里?|”

    宋应星掏出中华牌不锈钢怀表看了一眼,“刚才那一趟往返,最快一小时跑了80里。经过改良后,火车的各项性能都超过了设计指标。完全可以投入商业运行。”

    洪承畴表示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一天下来,能跑一千多里。”

    宋应星说道。“以后还会更快。”

    洪承畴彻底晕倒,“火车干脆叫飞毛腿得了。”

    周垣心中说道,“如果我告诉你,后世的高铁一个小时能跑300多公里,你还不得晕死?”

    杨鹤捋着胡子说道,“真是百闻不如一见,老夫今天终于坐上了日行千里的车。也不枉此生。”又看看宋应星的怀表。“你的那个西洋钟表中不错,是否可以让老夫观赏一二。”

    不等宋应星开口,周垣从随身的包里拿出两个包装精美的小盒子,分别递给杨鹤和洪承畴,“这不是西洋钟表,而是我们汉中精密机器局的产品,中华牌怀表。小小礼物,不成敬意。两位大人请收好。”

    “今天我们真是开了眼。”杨鹤拿着不锈钢怀表仔细观瞧,又听了听滴答声,“果然是做工精细。这块怀表恐怕不少钱吧?”

    “价值一万华夏币。”周垣将中华牌怀表定位高档奢侈品,“都是些限量版的,全世界也没有多少。”

    杨鹤把怀表放在桌子上,看看洪承畴。“这礼物是不是有些贵重?”

    洪承畴有些不以为然,把把玩着怀表说,“权当我们是打土豪的缴获,如果总督大人不收下,周垣会睡不着觉的。”

    杨鹤将怀表收起来,“我就收下这小子的一片心意。”

    众人重新登上火车往回走,洪承畴问道。“一节车皮载重量是多少?”

    “最大差不多可以到10万斤。”周垣决定实话实说。

    众人都惊得掉了下巴,“你没有发烧吧??”

    周垣笑道,“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

    洪承畴很快看出了其中隐藏着巨大的商业利益,“如果从江南到京师,有这样的一条铁路。江南的稻米完全可以大批的应往北方受灾地区。流民问题很快就可以得到解决。”

    “修建铁路需要投下巨资。”杨鹤摇摇头。“朝廷国库空空,哪来的钱去修铁路?你这个提议最好,但无异于痴心说梦。”

    洪承畴指着周垣说道,“这里就有周大财主,他可是咱大明朝首富。”

第126章 大明朝首富[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