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胜利者不受谴责[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新路来。
明月峡古栈道位于广元市嘉陵江谷口,地势极其险要。
汉代萧何曾经通过这里到达成都。
武侯区葛亮六出祁山的木牛流马,也从这里运过粮食。
当年李白经过这里,曾经感叹。“\"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鹄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渡愁攀援。\"
昔日的古栈道,已经不适合现代的发展。
华夏公路局便用火药开凿两丈宽的半开放隧道。一边是滔滔的嘉陵江水,一边是坚实的岩壁。中间设会车待避所,外侧设标桩为号。
仅仅是修建明月峡隧道,俘虏劳工就伤亡者达几百人。
宁羌州,棋盘关
内阁次辅徐光启带领安抚团已经将汉中巡视一遍,现在到达了最后一站棋盘关。
此后,安抚团将带着周垣赠送的礼物,心满意足的离开汉中前去成都。
汉中的人民安居乐业,汉中的官员廉洁奉公,朝廷有什么不满意的?
年逾七旬的老科学家徐光启,身体依旧倍儿棒,牙好胃口就好,吃嘛嘛香。
站在高耸入云的碉堡上面,远望川陕公路,施工的人们如忙碌的蚂蚁,“周垣,你做了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
周垣满脸的谦虚谨慎,“老爷子,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这是我的本分.”
工部尚书周士朴对周垣说道,“贤侄,以后老叔在京师的生意,全靠你照顾了。”
“放心好了。”周垣说道,“这是老叔在数银子的时候,别累着了。”
周士朴哈哈大笑,“老叔我的身体棒着呢,再活30年没问题。”
安抚团的副团长户部尚书侯恂眯着眼睛望着崇山峻岭一声不吭,心里都盘算着周垣发明的全国粮票。“如果能和华夏粮食局联起手来,在全国各地开设粮站,自己的家族每年至少有几十万两银子的红利。”
就在川陕公路建设如火如荼的同时,紫金梁王自用在曹文诏骑兵的打击下,率领流寇大军渡过黄河,进入宜川县境内。
贺人龙奉命率领两万明军骑兵对流寇进行围追堵截,王自用本着好汉不吃眼前亏的原则。仓皇南逃,渡渭河,绕过由重兵把守的西安城,翻越秦岭,准备沿着子午谷,潜入汉中地界儿。
周垣命令沿线守军战士们故作不知,任由紫金梁率领流寇沿着子午谷进入汉中。同时,命令205混成旅驰援饶凤关守备团。
子午谷是秦岭六条连接西南的大道中最险峻的一条,全长600多里。历史上多次有兵家企图偷渡,但却从来没有人成功。
王自用率领全部主力进入子午谷后,才发现情况比他想象严重的多。不但沿途村庄坚壁清野,且行途中,不断有山石林木从两侧的山上滑落,队伍伤亡不断。
几万流寇大军在狭窄的山道上走了好几天,才走了一半路程。
途中遭遇连绵阴雨,让流寇大军苦不堪言。人困马乏,物资损失严重,士气开始低落。
当王自用费尽千辛万苦,行军终于到达饶凤关的时候,却发现华夏军早已张网以待。
华夏军战士先据高阜,凭险为营,居高临下,用虎蹲炮、山毛榉野战炮、轰天雷进行毁灭性的无差别的攻击。
一天时间内,流寇死伤二万多人,尸横遍野,哀嚎声不绝于耳,鲜血将子午河水染红。
王自用此后的若干年,都认为河水是红的,河里鱼也不能吃。
华夏军战士将流寇的尸体、轻伤员、重伤员全部投入滚滚的激流里。
这一年,子午河和汉江里的鱼都特别肥。沿岸的渔民将鱼儿蒸好以后送上餐桌,经常会惊异地发现,那些鱼儿的眼睛犹如死人眼珠子,煮熟了还呈现红色。
王自用率领残兵败将向后突围500多里,到子午谷的黑水峪,原以为能逃脱升天,却没有想到洪承畴已经率领二万大军耐心等待他们。
对于这支艰苦跋涉完子午谷、疲惫不堪的流寇,洪承畴心里没有丝毫怜悯的意思。
趁他病,要他命。读书人出身的老洪下起手来更黑更毒,他命令诸将挑选劲弓强弩,分番迭射,弓矢连发不绝,繁如雨注。
流寇屋漏又逢连阴雨。这一次败得更惨,人员损失不说,丢失了大量的武器装备。
洪承畴抓住有利战机,派遣贺人龙从两旁袭击。
王自用为了避免陷入困境,夺路逃遁。人马只剩数千人。
华夏军205混成旅山地团联合洪承畴对流寇进行南北夹击,最终将其作为在一个只有百十户人家的小村庄里。
正当紫金梁绝望之际,周垣下令放他一条生路,并赠送三零式步枪两百只。“以后抢来的银子,可以用来换枪、换我们的武器装备。打仗归打仗,只要你有钱,生意还是可以做的。”
周垣可不想流寇这么快被明军剿灭,否则弄不好下一个倒霉的将是自己。
王自用率军退出子午谷,所率领的人马仅仅还有数百人。
经过芦苇荡的时候,天降大雨,马队陷入泥沼,又损失过半。
王自用从此长了记性,只要与华夏军相关的事,他绝不参与,当然生意除外。
余洛晟命令205混成旅的战士们将流寇伤兵、老少妇孺一律交给洪承畴,至于洪承畴怎样对待他们,是杀是剐,还是钉十字架,那就和华夏军无关了。
只是后来隐隐听说,洪承畴将战俘全部赶入一个废弃的煤矿,封上洞口,一律活埋。
煤矿变成了万人坑和乱葬岗。
后世的煤老板和洪承畴比起来,可谓是小巫见大巫。
此后的100年,万人坑那个地方,大白天也鬼影幢幢,阴天下雨更是可以听到鬼哭狼嚎。
即使是杀人越货的强盗也不敢从此经过。
“洪大人,王自用丢弃的那些武器、盔甲、粮草都归你们。”余洛晟表现的很大方,“我们只要那些青壮年俘虏。现在川陕公路汉中段的支线公路建设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就让这些俘虏去接受劳动改造。”
“那就谢谢了。”洪承畴得便宜耍乖,“传言川陕公路每一寸都埋葬着战俘的尸首,可有此事?”
“谣言,绝对是谣言。”余洛晟当场否定。“我们的军队是世界上最仁义的军队,从来都是优待俘虏。哪像朝廷的军队,剿灭流寇不行,杀良冒功的本领却是一流的。”
洪承畴对于他的指责早就免疫了,“你说的也是谣言,我们杀掉的都是该杀的。再说了,胜利的一方不应该受到谴责。”
第121章 胜利者不受谴责[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