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 自由行动[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二天,黄向科和李惠军再次开始了座谈活动,第一场依然是普通职工,和寒利县服装厂差不多,普通职工表示很满意,大家的干劲很足,收入比一般的国企工人要高。
不过也有略微的不同,一代实业的职工并没有表现出对退休金的焦虑,因为不管怎么说,一代实业依然是国有资本占主导地位,大家普遍认为国家不会撇下他们不管。
黄向科和李惠军又查看了公司的制度后发现,一代实业的职工分成了两种形式,一种是最早的几十名元老职工,他们属于市里的正式工人编制,还有一种属于聘任职工,市里并不承认他们的工人或者干部身份,但两种职工拿的工资是相同的。
李惠军看完制度后,不得不佩服南方改革的先进性,“黄主任,一代实业真正做到了同工同酬。”
李惠军这句同工同酬一出来,黄向科的眼神亮了,同工同酬,非常贴切的总结,反观国内大部分国企,除了正式职工外,还有很多临时工,虽然干的活是一样的,甚至说临时工干的更多一些,但正式工比临时工拿的工资高很多。
下午,深城市财政局专门负责管理国有资产的处长廖长发亲自接待了黄向科两个人,深城市政府的态度可见一斑。
廖长发谈了一代实业改革试点的成果后,说道,“黄主任,部里能把一代实业作为改革的试点,我们是举双手欢迎的,通过改革能够看得出来,效果是非常明显的,既解决了我们政府的压力,还能反过来反补我们市财政,希望部里能够多在我们深城搞试点。”
黄向科说道,“你的意见我会报上去,杨科海副司长主持的这次小型国有企业的改革,应该说是非常成功的,三家试点单位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相信中央会有通盘考虑。”
双方又谈了些没盐没味的话题后,才结束了会谈。
当天晚上,黄向科才长舒了一口气,这次出来调研耗时十几天,从燕京一路南下,终于接近了尾声,等回到燕京修整一段时间后,再北上连海市调研光彩实业,光彩实业的调研就是课题组调研了,不用这么隆重。
“惠军,明天有什么安排?要不我们过关?”,黄向科问道。
李惠军一愣,过关?去港岛?这可是擅自改变公务行程啊。
但在这个时候,改变公务行程,安排一下其他活动是常态。
黄向科看李惠军迷茫的眼神,以为李惠军不知道过关是什么意思,就解释道:“就是去港岛转一转。”
“黄主任,能行吗?我没带通行证啊。
第441章 自由行动[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