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复活之战斗民族政委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51章 没落雄狮[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1939年8月,苏联境内,波罗的海舰队司令部,波罗的斯克。

    疾风掠过海面,刮出阵阵巨大的涟漪,强壮的鱼儿奋力跃出水面,努力呼吸着新鲜的空气。

    天空中传来急促的鸟鸣声,那是海鸥正全力展翅,跟气流激烈抗争着。

    然而,在狂风急浪面前,并非所有人都在努力反抗。

    军港内,几艘老旧战舰,正随着海浪上下起伏,似乎舰身上斑驳的锈迹,已经摧垮了它们最后的雄心壮志。

    码头上,一个身穿海军制服的中年将军,正默默看着眼前的一切。他看得如此专注,就算海风吹乱了他的衣领,他也丝毫没有理会。

    将军身后,一名警卫忍不住好意提醒道:

    “委员同志,这里风大!还是进屋里坐坐吧!”

    将军对这种关切,似乎充耳不闻,他没有回头,反而发问道:

    “伊萨科夫同志,舰队什么时候可以出动,参加夏季演习?”

    机灵的警卫员自然知道,这话肯定不是问他的,而是问向身边另一侧的,波罗的海舰队司令——伊萨科夫。

    听到委员同志的询问,伊萨科夫抿了抿嘴唇,表情苦涩的解释道:

    “库兹涅佐夫委员,从接到演习任务开始,波罗的海舰队就全力投入准备中,从来没有半分懈怠。可我们使用的战舰实在太过老旧,它们大半都是沙皇时期的产物。

    就在几天前,我们舰队仅有的两艘战列舰,马拉号(前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号)2号锅炉发生故障,十月革命号(前甘古特号)3号主轴出现裂纹,目前正在全力抢修中。

    听完舰队司令的解释,库兹涅佐夫轻叹一声,脸上浮现出一抹无奈的神情,他知道,舰队的同志们都很努力,可现实却让人难以接受。

    红海军的发展几乎陷入停顿,可潜在的对手,却不会止步不前。

    他回过头来,看向伊萨科夫,表情严肃的问道:

    “你了解过,德国今年刚刚下水的,新锐主力舰吗?”

    伊萨科夫是一位职业军人,对于业内的最新动向,一直保持着积极的接触,他毫不迟疑的接上话题道:

    “您是说,俾斯麦号战列舰?”

    库兹涅佐夫沉重的点点头,接着往下说道:

    “根据资料,这艘新锐战列舰,满载排水量高达惊人的五万吨,远远超出了条约型战舰的限制!”

    库兹涅佐夫说得没错,条约型战舰,出现在一战后。由于战列舰的建造和维护费用太过高昂,使得这种耗费惊人的军备竞赛,在战争后成为各国沉重的财政负担。

    为此,在1922年的华盛顿会议期间,美国、英国、日本、法国和意大利五个海军强国签订了《限制海军军备条约》(即华盛顿海军条约)。

    该条约,明确限制了主力舰的吨位不得超过35000吨和主炮口径不得超过406毫米,并规定美、英、日、法、意五国海军的主力舰(即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总吨位比例为5。25:5。25:3。15:1。75:1。75。

    此外,条约还规定了缔约国航空母舰总吨位、标准排水量和火炮口径等细节。

    而德国作为一战战败国,受到《凡尔赛和约》的限制更大,甚至都不被允许拥有主力舰。

    但希特勒上台后公然叫嚣,德国不再受任何条约限制,一举搞出了满载排水量超五万吨的巨舰——俾斯麦号。

    这下子,甚至都把英国的条约型战舰——乔治五世国王级,给比了下去。

    虽然英国人也玩了点小聪明,乔治五世的设计排水量是35000吨,实际排水量却达到了45000吨,可还是差了俾斯麦整整5000吨的重量。

 &n

第451章 没落雄狮[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