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章 开会(上)[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斯大林径直走到会议桌的上首正**,不知道是不是错觉,周逸龙总觉得领袖同志的目光,在刹那间扫过了自己一眼。
斯大林利落挥手,示意大家入座,随即开门见山道:
“同志们,今天请大家过来,只有一件事。即讨论,我军是否有重建机械化军的必要!
军队建设是国家安定的头等大事,请大家积极讨论,踊跃发言!
下面,请布琼尼**首先发言!”
周逸龙听的心头一震,这领袖作风真是雷厉风行、干脆利落,没有半点客套话,上来就直奔主题。
要知道,上辈子就算开个公司例会,领导都要为考勤迟到的事情,先讲上半个多时辰。
想来也是,作为一个国家领导人,每天要处理的事情非常多,如果每次开会都要先讲上一通场面话,那晚上就不用睡觉了。
真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随着斯大林的话音落下,布琼尼**挺身而起,将军人的果断发挥到淋淋尽致,他直陈厉害道:
“我认为,我军现行的装甲兵发展思路,是合理的。
众所周知,坦克作为一种新兴事务,在实战中表现并不算出色,性能也不够稳定。
从能力上讲,在西班牙战争中,t—26坦克根本无法独自承担进攻坚固阵地的重任,而这一点,在诺门罕战役中也得到了印证。
没有大量步兵和炮兵等兵种的协同,在进攻日军渡口的战斗中,我装甲11旅付出了极其惨重的代价。
但骑兵不同,马匹可以运载大量步兵,牵引大量火炮,在配以坦克支援,即可发挥强大战力。
另外,从稳定性上讲,坦克的机械故障率极高。根据统计,仅在诺门罕战役中,我军就有超过20%的坦克损失,是因为机械故障造成的。
如此不稳定的发挥,使得坦克根本无法作为独立的突击力量使用。
因此,将坦克分散成旅和营,配属在骑兵部队中,形成以骑兵为主的战略突击力量,才是我军建设发展的最好发展思路。”
布琼尼一席话说完,立刻得到了许多观念偏传统的将领大力支持。
就连周逸龙也听得频频点头,其实苏军早就在革命战争中,逐步形成了建立机动突击集团的思想,即大纵深理论。
在这个大原则上,布琼尼和朱可夫并没有本质上的分歧,大家观念的主要差异,则是集中在机动突击集团,到底应该用骑兵为主来建立,还是应该以坦克为主来建立。
红色战神名不虚传,他一针见血的指出了坦克目前存在的几个尖锐问题。
因为没有机械化车辆和自行火炮的出现,导致坦克缺乏攻坚和协同能力,至于稳定性,也是不尽人意。
现在才1939年,坦克性能孱弱和机械故障频发,是所有研发坦克的国家,都要面对的头疼问题,就算先进发达的德国,英国和美国也不例外。
在诺门罕,因为高强度作战和远距离机动,苏军的确有大量坦克出现故障趴窝,尤其是重型坦克。
但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这其实只是一个技术上的问题,作为一战才出现的新兴事务,坦克还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完善自身的技术积累。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待技术渐渐成熟,那些战力强大又性能稳定的钢铁巨兽,就会一一问世。
当然,这一切,都是周逸龙作为后世人能够提前看到的,而布琼尼处在这个年代,受制于时代限制,能有如此眼光,已经是难能可贵了。
布琼尼旗帜鲜明的亮出自己观点后,斯大林便将眼光看向了会议桌的另一侧:
“伏罗希洛夫**,您认为呢?”
伏罗希洛夫看了看对面的布琼尼,又瞟了眼坐在他下首,蠢蠢欲动的巴甫洛夫和朱可夫,略微斟酌了下,开口道:
“过去革命战争的经验表明,骑兵部队一直是我军最主要最优秀的突击集群。当然,我们也要看到,坦克兴起后,作为一种新式武器,具备较大的战争潜力。
至于它能力究竟如何,我建议,我们也可以多听听,最近指挥坦克参与过大量实战的同志们发言。”
伏罗希洛夫这番话几乎没有明确观点,在将骑兵和坦克各自吹捧一番后,又将发言的皮球,踢给了巴甫洛夫、朱可夫和周逸龙等人。
巴甫洛夫一看皮球这么快就踢到自己这里,顿时大为头痛,悄悄向周逸龙递了个求助的眼神。
周逸龙刚刚准备起身,一旁脾气耿直的朱可夫却先他一步,“嗖”的一下站了起来。
第433章 开会(上)[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