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 内务部长[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接近傍晚时,周逸龙的特别军列,终于缓缓接近了莫斯科。
因为沙皇宝藏事关重大,军列没有进入市区,而是停靠在郊区,一处不为人知的隐秘军用站台上。
当火车停稳后,周逸龙第一个拉开车门走了下来,他立刻注意到,这里四周全是荷枪实弹的内务部战士,几乎将宽大的站台给围了个水泄不通。
在站台的最**,十几名内卫军战士拱卫着一个戴着眼镜,目光锐利,气质儒雅的大人物。
如果他不是穿着内务部的军装,说他是一位作风严谨的著名学者,倒也非常的贴切。
即便周逸龙早已有了心理准备,可当真正看到这位留名历史的大人物时,还是忍不住下意识的吞咽口水,变得有些紧张起来。
没错,前来迎接宝藏的,正是此时苏联的二号强力人物—贝利亚同志。
历史人物,往往都会留下一些争议,而贝利亚又是苏联历史中最具争议性的人物之一。
但真实的贝利亚,其实跟很多人简单的了解截然不同,单就工作能力来讲,此人同德国的施佩尔一样,具有极强的工作和组织能力。
通常来讲,任何一个初创国家,其法制系统都是需要时间去不断完善的,这一点,苏联也不例外。
贝利亚是1938年8月以后,才就任苏联内务人民委员会委员(此时还不叫部长)。
他上任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初中学历以下的军官全部踢出了重要部门,开始任用大量高级知识分子担任内部军官,这一强力举措,极大提高了内务部的工作效率和审查正确率。
他还成立了由检察机构和内务部共同组成的联合司法机构,确保每一宗案件都能得到尽可能详细而又公正的审判。
在贝利亚就任期间,在争得斯大林同志的首肯后,他重新审理了1938年前,内务部处理的许多低效率案件,并且释放了将近60%的无辜人员,剩下的40%,没过多久又开始重新调查。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后来成为二战苏军三驾马车之一的,罗科索夫斯基**案件。
此时,还是中将的罗科索夫斯基,就是在贝利亚主持内务部期间,被重新审理后,无罪释放的。
而且,在贝利亚的法制建设下,许多苏联科学家和工程师也都得到了良好的发展。
贝利亚非常尊重这些知识分子,给他们提供和争取尽可能好的条件,能满足的都尽力满足,比如图列波夫和佩特利亚科夫这些大名鼎鼎的科学家,都是在他的努力工作下得以释放,并在后来成为著名的苏联模范理工专家。
可以说,贝利亚是苏联法制建设的先锋者,正因为有了他,建国不久的苏联才慢慢完善了自己的法制系统。
在卫国战争期间,他领导的强力部门,又在情报搜集,反间谍,工厂迁移和军备生产方面,都取得了极其优异的成绩,实际上贝利亚在二战时期,几乎就相当于苏联的大管家。
在战后,出身于建筑专业的贝利亚,又领导了苏联各大城市的规划工作和建筑设计,莫斯科的城市架构就是出自贝利亚之手。
包括著名的“莫斯科七姐妹”
第415章 内务部长[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