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复活之战斗民族政委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章 燕子[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拉赫曼诺夫上尉驾驶着自己的伊—16战斗机,躲藏在高空的云层中,不断向前飞行着。

    伊—16是目前苏联空军的主力战斗机,绰号“燕子”。

    它的特点是速度快,比未装备计画中发动机的德军主力bf109b,都要快16公里\/小时,是二战初期一种较为出色的战斗机。

    苏联曾作为军事援助,提供给中国一批,这批伊—16后来成为了中国空军,在危难时的救命稻草。

    到武汉会战前,中国空军的原有飞机基本被打光,一下子变成了真的“空军”,就是靠购买的“燕子”等苏制飞机,才得以重新振作起来的。

    尽管伊—16战机驾驶起来轻巧迅捷,但拉赫曼诺夫上尉的心情,却一点也不那么轻松自在。

    相反,他很郁闷,作为曾经在苏联援华志愿航空队,作战过的一名王牌飞行员,他对远东空军,现在低下的效率而感到着急。

    昨日夜里,陆军在前线的阵地,就跟日军的突袭部队,展开了全面的交火。

    据说,在天还没有彻底亮的时候,前线的苏军指挥官,一个旅级政委同志就将请求空军支援的电话打到了指挥部里。

    可这一时期的苏联远东空军,管理层人事变动频繁,新上任的领导又很年轻,缺乏足够的经验。

    他们不但将老练的苏军飞行员,平均分散到各个中队,稀释了空军的力量,对于后勤的组织管理,也显得毫无预见性。

    虽说空军指挥部的高层们,还是全力配合着组成了飞行大队进行支援,可混乱的调配和组织能力,让出勤效率简直变成了一场灾难。

    好不容折腾了几个小时,这个临时拼凑的战斗机大队和轰炸机大队,才算是摇摇摆摆的上路了。

    结果,部队才刚刚出发,就接到日军飞行战队已经轰炸了苏军前线的通报,这让拉赫曼诺夫差点没急得吐血。

    幸好听说前线的那个陆军指挥官,旅级政委同志很厉害,及时的带领陆军躲过了这一次空袭,反而打了个漂亮的歼灭仗。

    这让拉赫曼诺夫松了一口气,这种磨磨蹭蹭的事情,如果是在苏联援华志愿航空队那时,是绝对不会发生的。

    虽然苏联参与援助中国的部队并不是很多,第一批只有一个战斗机大队和一个轰炸机中队,总共254个人。

    但整个部队显得非常简洁干练,由飞行队大队长直接领导指挥,曾经在突击日军部署在上海的舰队时,将其一艘巡洋舰炸沉,并炸伤了其余的6艘战舰。

    让拉赫曼诺夫印象深刻的是,年轻的中国空军虽然条件简陋,缺乏战机,但是官兵们的爱国热情高涨,面对强大的日本空军,他们丝毫没有任何惧意,一个个慷慨激昂的奔赴战场,那视死如归的精神,让同样英勇的苏联空军也为之钦佩。

    拉赫曼诺夫清楚的记得,1937年10月,刚刚抵达中国的时候,就遇到了一个年轻的中国空军上校。

    他的汉语名字,让初到中国的拉赫曼诺夫很不适应,总是不能准确的记下来,但这并不妨碍这位年轻的中国空军上校,在苏联飞行员们的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他的军衔虽然挺高,人却很

第四十章 燕子[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