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李泰已成大势人心所向[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疑解惑。
陆陆续续,很多历史上不是很有名的寒门读书人,开始向关中方向进发,去实现自己的人生抱负,在袁绍和曹操这种世家大族操控的地盘上,根本就没有他们崭露头角的机会。
即便是无法在李泰那里谋得官职,也可以经过一定的考核之后,进入李泰组建的各地书院之中,担任不同级别的教师。
于是,李泰又顺势让早已经准备了许久的蔡琰,推出了官员任命的考核制度,也就是科举制度的改良版。
李泰推出的科举制度,除了考核经史之外,还要考核李泰让人编纂的各类杂学,同时给予他们不同的出路。
除了挑选其中综合能力强的,担任各级官署的官员之外,对于一些专精的人才,也是要给予不同出路的。
比如朝廷的少府将作大匠,就是擅长器械制造者的终极道路;那些只擅长经史,却没有行政能力的,类似于李泰的岳父蔡邕,这样的人就让他们专门进行学术研究。
除此之外,李泰还把律法这一块,单独拿了出来,仿照明确宋、明、清等后世的王朝,组建了臬台衙门,专门负责各地的案件审理。
这样一来,大汉王朝原先的县令、郡守一把抓,在李泰的改变下,变成了只负责各地行政事务的官员。
当然,李泰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地盘山上的各级权力分化,没有人可以轻易的掌控一切,缺点就是官员的数量,比以前增加了不少,费用开支增大。
不过,李泰认为这一切都是值得的,只要把控好,不让这些人滥竽充数,各地的管理效率也会大幅度提高。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是一种投资,一种长期有效的投资。
李泰所做的这一切,虽然在短期内消耗了大量的资源,包括从洛阳迁移百姓和投降的董卓余部,可等这些事情初步做完之后,给李泰带来的回报,也将是可观的。
与此同时,他也在为战争做着积极的准备,尤其是并州地区的粮食储备,随着6万大军的驻防转移,正在陆续不断的增长。
袁绍和曹操等地的百姓,逃往李泰地盘上的行为,也渐渐的多了起来,尤其是逃往上党郡一带的那些百姓,可以为李泰未来的征战,更直接的提供粮草。
袁绍进攻公孙瓒,曹操进攻吕布,他们的战事已经进入到了尾声,而李泰的粮食也开始从关中一带,流动到并州,然后再从临汾流动到了长子县。
与此同时,太原郡周边地区,包括雁门郡、西河郡,粮食也开始往晋阳城方向不断汇集,为即将到来的决战,储备粮草物资。
除此之外,李泰二哥李平的朱雀军,周武的奋威军,姜?宓姆芪渚??部?祭┏浔?Γ??渌?骶?谎??稍?吹?.5万人,增加到2万人。
朱雀军和奋威军,招募益州当地的士兵,增加山地作战能力。
而姜?宓姆芪渚?蚩?蔚轿涠伎ひ淮??心家罢侥芰η亢返牧怪荼??魑?钐┑淖茉け付樱?急赣糜谟Ω兑嬷莸耐环⑹录??蛘咴鲈?钐┪蠢淳稣降闹性?匠
.......
第218章 李泰已成大势人心所向[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