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夏侯兰投效,李泰亲访常山赵子龙[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愿意投效主公!”
“哦,对了,你说的那个朋友叫什么名字?听你这么一说,好像很不错的样子!”李泰对夏侯兰说的这个人,开始感兴趣起来。
见自己的主公有了兴趣,夏侯兰拼命推销道:“主公,我那朋友可不是普通的文武兼备,他精通兵法,弓马娴熟,一身武艺勇不可挡,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他到底叫什么名字?有没有你说的那么厉害?”李泰的好奇心更强了。
夏侯兰见推销的差不多了,神情认真的说:“他名叫赵云,字子龙,是我的同乡,现在人就在真定,不知主公可否亲自登门一见,他必然会对主公更加忠心!”
听了夏侯兰的话,李泰忍不住使劲咽了一口唾沫,深吸了一口气道:“可以,当然可以,太他喵的可以了!”
赵云,后世大名鼎鼎的常山赵子龙,简直是如雷贯耳,响彻云霄,尽管《三国演义》夸大了赵云很多地方,但他的战斗力和人品,在史学界也是承认的。
此前,赵云被公孙瓒派去帮助刘备,实际上已经跟刘备接触过了,也对刘备的仁义之名很感兴趣,可他此时并没有看上刘备,否则的话,也不会借口兄长去世,离开刘备。
要知道,赵云是建安五年才又重新投靠刘备,此前他若真下定决心投靠刘备,就算是真为兄长守孝,也用不了那么多年。
估计是赵云潜心观察汉末诸雄,有可能施仁政,心系百姓的枭雄,就只有刘备了,否则的话,他为什么会主动投靠实力最弱的刘备?
对于赵云这么多年杳无音信,刘备心里应该也是有些看法的,否则的话,他就不会一直把赵云当成保镖,不给他施展才能的机会。
跟随夏侯兰来的赵云的家里,见到一个身高八尺,相貌英俊,体型健硕的青年,很符合李泰心目中赵云的形象。
见到赵云后,夏侯兰立刻为李泰介绍引荐,而赵云见到李泰后,直接就对李泰行了一个九十度的作揖礼,李泰也连忙还礼。
寒暄了一番之后,李泰好奇的询问:“听夏侯兰说,子龙兄以前曾经辅佐过公孙瓒?公孙瓒也算是北方枭雄,为何弃他而去?”
赵云叹了一口气,有些怅然若失的说:“当初听闻公孙伯圭的仁义之名,我率常山子弟兵归附于他,可他只是善待手下士卒,希望手下可以为他在战场上拼命。
他从没想过要善待治下的百姓,为百姓行仁政,自大胜黄巾贼之后,日益骄横,目中无人,还时常纵容手下劫掠百姓,甚至连刘伯安笼络北方诸胡的财物,都敢劫掠,实非良主。”
“哦,那子龙兄对刘虞如何看待?”
“那刘伯安虽是宗室之后,盛世之时用于稳定边疆尚可,但在这乱世之中,是无法立足的,而公孙伯圭擅杀刘伯安全家,遭北方诸胡围攻,也实在是让人叹息。”
李泰点了点头,也叹了一口气道:“那刘虞怎么说也是公孙瓒的上官,把他送往洛阳远离幽州便可,何必杀人全家?
原本公孙瓒暂时只有袁绍一个对手,现在他前有袁绍,后有北方诸胡,恐怕将来难有作为了。”
“大人手握天下雄兵,原本可以横行无忌,却心怀仁义,爱惜百姓,还在属地大兴教化,实乃世所罕见的明主!”
“子龙兄过誉了,听闻子龙兄也跟随过涿郡刘备一段时间,据说那刘玄德也是仁义之人,在担任平原县令期间,政绩颇佳,子龙兄对他有何看法?”
赵云冲李泰一拱手,神情认真的说:“不瞒李大人,刘皇叔在平原县广施仁义,我对刘皇叔印象颇佳,刘皇叔所施仁政,跟其他人比,可以凸显仁义慈悲,可跟李大人一比,就颇有不足了。”
“哦,我有这么好吗?你可别串通夏侯兰,一起来糊弄我!”李泰开玩笑的说。
赵云却站了起来,再对李泰行了一个九十度的作揖礼,语气郑重的说:“刘皇叔之仁义,对百姓来说是一时之仁义,可大人修改的税收制度,对百姓来说是万世之仁义。
即便是大人嫌弃赵云粗劣,赵云也要追随大人,助大人行此福泽百姓万世之仁政。”
赵云见李泰问东问西的,就是不提招揽之事,有些心急了,放下自尊,毛遂自荐了起来。
李泰知道自己来自前世的八卦之心太重,把赵云问急了,连忙冲过去搀扶赵云,自责道:“子龙兄,我这次就是为你而来,只不过初见子龙兄这等风采绝世的人物,好奇心过重了,子龙兄可要见谅啊!”
赵云大喜,就势冲李泰跪拜了下去,语气郑重的喊道:“主公,我赵云必为主公鞍前马后,赴汤蹈火。”
李泰则用力拉起赵云,也欣喜的说:“得子龙兄相助,我李泰又多一臂膀!”
一旁的夏侯兰看的有些激动,也站起来,冲李泰一拱手道:“恭贺主公得一良才!”
接着又冲赵云拱手道:“也恭贺子龙兄得遇明主,偿心中所愿!”
李泰得意的哈哈大笑,拍了拍赵云的肩膀道:“我此次出兵,最大的收获不是拿下常山郡,而是得二位贤才相助,治下百姓的安居乐业,又多了不少依靠。”
.........
第147章 夏侯兰投效,李泰亲访常山赵子龙[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