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恩威并施,剿灭白波军[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战意满满,颇有些神挡杀神,佛挡杀佛的意思。
不过,李泰并没有像上次那样,立刻就对白波军展开杀戮,而是采用了先礼后兵的招抚策略。
上次是为了震慑白波军,好为上党战役消除来自北部的隐患,而这次不同了,李泰此次兵力充足,准备充分,时间宽裕,可以好好的整顿太原郡。
当然,李泰的招抚条件很低,只是让这些人投降后,分散到各地屯田而已,没有任何高官厚禄的承诺。
对普通的白波军士兵来说还行,最起码他们能吃饱饭了,但对那些已经野惯了的起义军首领来说,李泰的条件有些不可理喻。
李泰大军来的晋阳城下后,南、北、西三面围城,剩下的东门没有安排任何截杀的伏兵,不愿意投降的人可以自由的逃走。
之所以这么做,一是为了减少攻城的伤亡,二是为了筛选掉那些野心之辈,只留下相对老实一些的人。
将来李泰需要这些人来为他屯田耕种,他们与普通的百姓不同,拥有一定的武力,可以自己应付少量游牧部落的袭扰,很适合迁徙到边疆地带,开发那里的无主荒地。
让那些野心之辈强留在投降的人群中,早晚都是一个极大的隐患,不如趁早先消除其中的大部分隐患。
李泰并不在乎这些人投降任何人,一支军阀的真正实力,不是看他现在手里有多少兵,而是看他能养多少兵。
这些兵投降过去表面上是增加了对方的实力,可这帮野心之辈能听指挥吗?能跟他们同心同德吗?很大概率上,既消耗了他们的粮食,又削弱了他们的实际战斗力。
经历了上次的惨败,白波军上下对李泰已经恐惧不已,根本没有要跟李泰决战的意思,只不过不想放弃晋阳城,丢了老巢而已。
李泰给了他们3天时间考虑,在这期间,李泰也没有闲着,在晋阳城的西门一字排开,开始组装早就准备好的配重投石机。
在这3天时间里,有出城投降的,有从东门逃走的,还有的跑出来想跟李泰讲讲价。
而李泰一直都在按部就班的做事,投降就接受,解除武装后好好优待;从东门逃走的不管不问,任由他们离去;至于试图前来跟李泰讲价的,李泰一律微笑着拒绝,让他们好自为之。
终于,3天的时间到了,而晋阳城依然没有投降。
李泰立刻让配重投石机开始猛砸城墙,排山倒海般的气势,震慑了晋阳城的守军,加上他们平时就饥一顿饱一顿的,早已经没有了抵抗的意志,高顺率领的陷阵营一个波次,就拿下了晋阳城的西城墙。
此时,晋阳城内不少骑兵涌出了东门,狂奔而去,但大量的白波军却留在了晋阳城内,选择了投降,毕竟,对于普通的士兵来说,吃饱饭的诱惑力还是很大的。
最让李泰高兴的是,历史上的曹操五子良将之一徐晃,并没有跟随白波军首领一起逃走,而是选择留在了太原郡。
不过,李泰对徐晃善加抚慰后,还是按照往日的规矩,让徐晃跟白波军降兵一起,先去雁门郡屯田一年。
徐晃早就听说过李泰对待降兵降将的规矩,知道李泰并不是不看重他,而在历史上被曹操称赞为“有周亚夫之风”的徐晃,更是明白无规矩不成方圆的道理,欣然接受了李泰的安排。
不知道是战事进行的太过顺利,还是黑山军已经伤亡惨重无力增援,李泰较为担心的黑山军,根本就没有出动一兵一卒。
兵不血刃拿下了太原郡,李泰对此十分的满足,把这些降兵连同他们的家眷,一起迁到了雁门郡,并让白虎军留下一个轻步兵营,负责保护他们。
为了更好的安定人心,李泰为他们腾出了大量的车辆,让他们直接携带着大量的粮食和物资,跟随白虎军前往雁门郡。
白虎军又分散出1个轻步兵营前往西河郡,镇压那里的零星散兵和匪患,剩下的主力留在晋阳城内,负责清剿太原郡周围的零星散兵和匪患。
与此同时,李泰又从凉州和关中大量抽调基层官吏,充实太原郡、雁门郡、西河郡三郡的基层,召回流亡民众的同时,尽力恢复各地的生产和耕种。
仗虽然没打多久,可去年一年积攒的粮食,全部要用于并州三郡的经济恢复上,李泰也就无力继续发动更大规模的进攻了。
当得知黑山军确实是因为实力损失过大,无力出兵太原郡之后,为了减轻太原郡的粮食压力,李泰很快就率领着青龙军返回关中了,但粮食还在远远不断的往并州的这三个郡运输。
当然,东汉的并州并不仅仅只有这三个郡,可其他各郡,除了上党郡外,早已经被北方的游牧部落趁机占据了。
而李泰此时也暂时无力跟他们争斗,就算打下来,也无力去守护,不如暂时跟他们和平相处,毕竟,这个时代的现实是:得中原者得天下。
中原地区的人口、粮食,以及各类资源之丰富,可不是这些边疆地区能比的,打仗是需要资源,谁的资源多,谁获胜的概率就大。
........
第142章 恩威并施,剿灭白波军[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