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以不同的方案,收服氐族和羌族[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里的羌族根本就没有征收赋税这一说,李泰就不能以清算赋税的方式,对付这些羌族首领,而且这些羌人主要以放牧为主,经常四处游荡,不容易管理。
因此,李泰打算跟这些羌人头领采取了合作的方式,利用他们的影响力,尽可能的把他们聚拢起来,稳定起来。
首先,李泰向各个羌族的首领,发出询问,是否接受大汉王朝的统治,如果不接受,将遭到大汉军队的进攻。
因为以前他们就接受大汉王朝名义上的统治,因此,这些羌人首领,纷纷表示依然效忠于大汉王朝。
于是,李泰提出,要想接受大汉王朝的统治,必须要在各处建立官署,费用由李郡守来出,当然,除了一部分人由李郡守任命外,其余大部分由各个羌族部落来推举。
这些羌族首领有些疑惑,但思量了半天,也搞不清楚状况,可既然是免费的,又能当个大汉王朝的官,当了官之后还有俸禄,何乐而不为呢?
至于推荐,他们部落中的人,不推举自己的首领,还会推举谁?
于是,羌人的一众首领纷纷表示同意,愿意配合李郡守,筹建羌人在白龙江的官署。
这里的羌族基本上分为白马羌和参狼羌两部分,李泰就贴心的为他们组建了两个官署,分别用来管理白马羌和参狼羌。
官署建立完毕,人员也都就位了之后,李泰开始跟众首领商讨征收赋税的事情,而且承诺,征收的赋税将全部用于兴修水利,不足的部分将由李郡守来负担。
听到要向自己的族人们收钱,这些羌人首领有些犹豫,因为那样会影响自己在族人中的威信。
可当李泰宣布,只征收农业税和商税,如果羌人只畜牧,不种地的话,不需要交税,因为李泰不征收口赋和算赋。
于是,这些羌族首领就不再犹豫了,纷纷表示支持,因为他们的大部分族人都不怎么重视农业,真正重视农业的,是跟他们一起杂居的那些汉人。
李泰不管这些,开始向白龙江沿岸投放巨资,修建农田水利设施,不管是羌人还是汉人,都可以过来打工,由李郡守支付所有的工钱。
与此同时,李郡守还让两个官署,同时向他们的子民发布告示,谁愿意在白龙江沿岸开垦土地,开垦出来的土地,每年只收取1成的税赋。
可这里的人大部分都是羌人,不怎么愿意搞农业,他们更愿意放牧,于是,李泰提议,从外地抽调民众补充过来,让他们开垦荒地,当然,本地的羌人有优先开垦权。
羌人首领们有些犹豫,可李泰却不悦的说,没有足够的赋税来源,你们的薪俸从哪里来?官署的日常开销从哪里来?总不能总是叫李郡守一个人出吧!既然你们接受大汉王朝的统治,又建立了官署,就得按照大汉王朝的制度来。
至于大汉王朝的制度是什么,这些羌人首领哪里会清楚,只能是李泰一个人说了算。
这帮子人想了想,觉得自己没有受到什么损失,也就同意了,反正官署的实际权利掌握在他们手里,大不了跟这个所谓的李郡守翻脸,他们不怕的。
于是,李泰又从冀县周围,招募了2000户流民,派遣到了白龙江开垦农田,这些屯田的农户主要是来自渭源县、襄武县、?道县的流民,叛军来往了两次,对他们的冲击和伤害非常大。
好在叛军已经折腾了两年,他们已经习惯了叛军的肆虐,这次逃亡基本上都是有准备的,还能应付一定时间的开支,再加上可以去修建水利设施赚钱,不再需要李泰借给他们粮食。
得知白龙江那里招收流民,每年只收取1成的赋税,而且再也不用服徭役和兵役了,还为他们修建了水利设施,都抢着要去开垦新的土地。
在这2000户汉人的带动下,白龙江跟羌人杂居的汉人,以及受他们影响的一部分羌人,也参与了进来,使得垦荒的人数达到了5000户。
整个白龙江太大了,李泰暂时往这里投资了1亿铜钱,分别在白马羌和参狼羌,开始修建农田水利设施。
这些水利设施如果修建完毕,足可以容纳1万户,多余的容量可以方便周围的羌人,随时被吸引过来,开垦土地。
因为担心这里的钱太多,造成通货膨胀,李泰还从西汉水的氐人那里,调集了20万石的粟米过去,没有涨太多的价格,只是加了运费而已。
这一举动,让整个白龙江的羌族,人人欢喜。
第82章 以不同的方案,收服氐族和羌族[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