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李泰舌灿莲花,引叛军祸水东移[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 到时候,朝廷大军一到,必会一举荡平你们这些叛逆,一个冀县就能换尔等覆灭,还凉州一个太平,值了!”
看起来,李泰似乎是义正言辞的驳斥叛军,实际上他是在不断的向叛军暗示:冀县城内虽然大多数士兵都是一群乌合之众,但有朝廷大军的增援做后盾,冀县县城抵御他们,还是很有底气的。
只要叛军各部首领们的脑子没有坏掉,就不会在这个时候拼命进攻冀县县城,然后在兵困马乏的时候,被朝廷的平叛大军捡便宜。
叛军中如果再有几个稍微聪明点的人,就会反过来想想,要是能首先击败朝廷的平叛大军,冀县县城内的乌合之众,必然会被震慑,人心惶惶之下,开城门投降都有可能。
毕竟,他们这帮人擅长野战,不擅长攻城,而且还跟朝廷大军较量过几场,所谓的朝廷大军,也就那么回事。
要不是去年天降流星,让他们有些不知所措,被朝廷大军趁机赶回了老巢,说不定他们都打进长安城了。
果然,见暂时劝降不了冀县,这帮子叛军陆续渡过了渭河,把大营扎在了渭河北岸,显然是想要先击败朝廷的增援,然后再回头收拾冀县。
为什么李泰能确定叛军的意图?因为冀县县城在渭河的南岸!
叛军显然也是希望通过渭河,隔绝冀县县城内的兵力,防止冀县人马从背后骚扰他们。
他们是知道的,冀县城内虽然大多数是乌合之众,却有一支战斗力很强悍的骑兵,还是谨慎一些的好,有了渭河阻挡,那支骑兵就飞不过来了。
皇甫嵩和董卓各率2万兵马,一路拖拖拉拉的前进,就是希望这帮叛军先在冀县挫挫锐气,然后他们再趁机扑上去。
可他们万万没想到,这帮子叛军似乎学精了,没有去进攻冀县县城,而是在渭河北岸扎营,以逸待劳迎击他们。
来都来了,皇甫嵩和董卓要是就这么撤回去的话,朝廷绝不会给他们好脸色看,一个临敌畏战的帽子扣在他们头上,不要说革职削爵,永不起复都有可能。
毕竟,一个将领战败可以理解,但在己方兵力并不算少的情况下,见到敌人打都不打,掉头就跑,谁都会去想想,要这种将领有什么用?
皇甫嵩和董卓赶紧扎营,准备跟叛军在这里长期相持下去。
当初皇甫嵩就是这么干的,董卓作为他以前的老部下,也不愿意扑上去跟叛军拼命。
一个带兵的将领打仗打多了,作战方式都会逐渐的趋于保守,否则的话,恐怕活不到成为老将的那个阶段。
战争不是儿戏,出奇兵虽然有可能获取大胜,可一个不好,也有可能出现大败的结局,见惯了死亡的人,可能会更懂得活着的珍贵。
然而,这次这帮子叛军,似乎是吃错了药,不按套路出牌,不像中平二年那样,跟朝廷大军优哉游哉的对峙,而是对他们发起了猛烈的进攻。
第73章 李泰舌灿莲花,引叛军祸水东移[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