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之西凉大军阀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1章 李泰对于士族的认知[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然后组建以亲族为核心的世家小集团,从寒门身上掠夺更多的利益。

    随着他们这种世家利益集团的不断壮大,他们还会以文化为武器,以家族实力作为支撑,最后逐渐掌控整个封建王朝的政权。

    因此,那些封建王朝的帝王们,在利用士人的同时,也在不断的打压他们,以防他们架空了自己手中的权力。

    可是,帝王们的这些做法,治标不治本。

    而李泰在任用士人的同时,开始慢慢培养自己所需的新型人才,举着传播文化的大义,打破这个时代士人对于文化的垄断。

    这样做的好处,不但可以瓦解世家大族的根本,而且还可以培养出更适合自己发展的新型人才。

    这些新型人才,不仅要掌握一定程度的儒家文化,还要掌握各类专业技能,比如:农业知识、水利知识、工匠知识等,而且还要鼓励这些人,在某项专业技能上,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当然,这都是以后的事情,目前仅仅停留在设想方面,现在李泰要做的事情,就是利用阎忠在士人中的影响力,先把书院的架子搭起来,然后李泰才好往里面添加私货。

    ........

    中平三年的炎炎夏日一晃而过,很快就迎来了秋收。

    妲蝉已经帮李泰计算过了,今年李泰的产业,已经开始向粮食方面转移,所剩的铜钱不会很多,而且可以预计,今年的棉花利润和销售量,也会大幅度下降。

    好在去年朝廷大军虽然没有彻底打败叛军,但却把他们赶回了老巢,陇关道如今相对太平,因此,李泰决定,棉花产业、豆制品一条龙,向关中转移,在关中地区拓展商业市场。

    经过仔细研究,决定以陈仓、虢县、雍县为核心,现在右扶风立住脚跟,然后沿着渭河沿岸,再向长安方向拓展。

    李泰很感慨,假如渭河的陇山地带可以行船的话,根本就不需要往关中拓展,商品可以直接沿着渭河运到长安。

    可问题是,老天爷不允许。

    当然,如果不是这样的话,也就没有了大名鼎鼎的陇关道了。

    李泰之所以首先在这里立足,最大的因素还是地理位置。

    这里距离凉州最近,距离长安那些世家大族最远,可以尽可能的避免来自那些世家大族的觊觎。

    其次,凤翔一带开发较早,水利灌溉设施较为齐全,土地平坦肥沃,农业较为发达。在周朝时期,这里就是周族的发源地,周族就是凭借这里,最后一举夺得了商朝的天下。

    还有一个有利的因素,那就是这里曾经两次被被凉州叛军劫掠,中平元年一次,中平二年一次,其中中平二年这一次,叛军在这一带跟朝廷大军对峙了大半年,粮食供应完全依仗这一带,后果是可想而知的。

    李泰没有幸灾乐祸的意思,但确实在客观上,让这一带形成了大片的抛荒地,再加上由于不知道来年叛军会不会再来,大量地主廉价抛售土地,抛家舍业的往长安方向搬迁。

第61章 李泰对于士族的认知[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