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朱元璋与我聊明史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10章 国策(2)[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这些钱,都成了官员们的油水。他们并不是贪污,也不是受贿。这些钱,都是他们免除的税。他们免税,还和百姓加税。所加的税,又用于养读书人。于是,就有了三百七十万两的亏空。”

    陈则武说的义正言辞,“税收不改,新政不推。只消百年,大明国库将完全亏空。”

    “养读书人,利国利民,有何不可。”方孝孺反驳道。

    陈则武看向朱标,“皇上,臣死罪。”

    “说吧,朕恕你无罪。”朱标淡淡的开口。

    “这些钱,名义上是为朝廷养士。实际上,却是在给自己培养门生。这也就是这几日,臣在朝中闹得沸沸扬扬的约定门生。门生做官之后,所得俸禄,所贪钱粮,又将进了这些人的手中。”

    明朝,有一个十分奇怪的现象。那就是,学生给老师送礼,不算作行贿。因此,明朝拜师之风,十分盛行。

    这样的风气,直到隆庆年间,才被高拱给刹住。

    朱标终于听不下去了,不耐烦的摆摆手,“行了行了,朕知道了。”

    现在的朱标,有些气闷。

    两个人在他面前争吵,属实有些没把他这个皇上放在眼里。陈则武还好,方孝孺就完全是语气严厉了。

    “传旨,陈则武重掌南书房。原南书房大臣杨士奇为副,共署南书房。”

    方孝孺听了大惊,“皇上,不可啊。朝廷有规,南书房大臣不可兼任六部尚书。如若陈则武,公权滥用,如之奈何。”

    陈则武也是吃了一惊,南书房大臣不可兼任六部尚书,这本来就是他提出来的。当初,提出这个,也是为朱元璋着想。毕竟,权力这种东西,朱元璋抓的很牢。

    他是不允许,有类似于内阁的产物出现的。

    久而久之,就会出现大臣们只识南书房(内阁)而不知皇帝的局面。

    “不必再说了,朕已经下旨了。金口玉言,不改了。以后,别什么事都到朕这奉天殿外跪着。”朱标坐在椅子上,有些无力。

    “都退下吧,朕要歇息一会儿。朕不管你们如何去做,但朕要的是,把事儿都做好。做不好,朕一样问罪。”

第610章 国策(2)[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