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2章 议政(1)[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口声声说,为了大明朝。让你们出点钱,就都不乐意了。”
蓝玉从地上跳起来,十分的兴奋,“皇上,臣有多少地,交多少税。”
他这么一叫,李景隆坐不住了,他也只能绷着脸,“臣也一样。”
没有理会这两人,朱标上前几步,走在人群之中,周围的人纷纷散开,保持距离。
“当初,陈则武提出在浙江推行新政,朕那时还是太子,就觉得这是一道良策。可惜,李善长去了浙江以后,就不了了之。朕今即位,依旧觉得,新政,势在必行。”
“朕不管你们是谁,只要有人开这个口,朕定不轻饶。”
“自从河南、山西、陕西三省之灾,两年了,三省百姓,民不聊生。你们呢,视而不见。陈则武主政户部,仅仅半月,第一批河南灾民,便被送往了北平。”
“以工代赈,你们谁想到了。户部之前,一直在和朕要银子,赈灾,军费,朝廷的各项开支。若是你们户部,处理不了这些,朕还要户部做什么!”
“陈则武,他一次都没有和朕开口要钱。沐英南征,朕一文没出。赈灾河南,朕更是没操心过。”
“快两年了,你们还不及陈则武的一个月。这就是口口声声,为了大明朝,朕的臣工们!”
朱标的话,说的御阶下的人,满脸通红。
虽然这是事实,他们想过了无数的办法,去赈灾,但效果都十分不好。
虽然陈则武的以工代赈,开始不久,却已经初见成效了。说到底,他们也希望解决三省的灾情。毕竟,他们不是明末的那些东林党人。
明朝初期的文官们,还是愿意去做事情的。
“皇上。”吏部的李伯昌出来了,他对新政并不感冒,甚至也有些反对。
但李伯昌是个聪明人,他清楚自己的这个吏部尚书是怎么来的。即便反对,但李伯昌不会说出来。
“皇上,臣以为推行新政,可派朝廷官员前往,着都察院严查严办。新政是好,但难免会有小人,钻了空子。那时候,就怕朝廷是好心办了坏事。”
朱标没有表态,而是转头问了陈则武,“陈卿,你觉得呢。”
陈则武这时候,没有和李伯昌站在一起,“臣以为,可开春闱。”
第582章 议政(1)[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