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朱元璋与我聊明史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05章 技术(2)[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磨铜器。绝大多数的常用金属,都可以用这个研磨剂研磨至平整光滑。

    工匠也不敢多问,啃了几口烧饼,他们就要用手拿起葫芦瓶。

    陈则武连忙阻止,“用布隔着拿。”

    这其中的原料有水银,而工匠还有没吃完的烧饼。谁知道他们会不会碰过了水银,再用手吃东西。

    工匠小心的给炮筒里倒入研磨剂,几乎是在瞬间,炮筒里传出了刺鼻的味道。同时,还发出了类似于鞭炮的闷响声。

    声音停止后,陈则武又掏出一小包纸,将里面的粉末倒进炮筒里。

    静置一柱香的功夫后,陈则武才将手伸进炮筒内,继续用手指腹去轻轻滑过炮筒内壁。

    “再倒,有效果。”陈则武惊喜的叫出声来。

    工匠也连忙将葫芦瓶里的研磨剂,再倒进炮筒里。炮筒里,再次传出刺鼻的味道。而这一次,倒置的炮筒,倒出了已经发黄而且成团状的铜锈。

    再倒入刚刚的那包粉末,陈则武又用手去触碰炮筒内壁。

    这一次,炮筒内壁已经十分光滑平整,没有了丝毫的凹凸处。

    “我问你俩,你俩在工部时,打造车炮,这炮筒厚度,你们一般取多少。”陈则武发现,现在他们军中所用的大、小将军炮,虽然也有炸膛的发生。

    但是由于横箍面厚度的一致,因此即便炸膛,也不会造成重大的损伤。

    工匠愣了一下,“这批车炮,还是十几年前打造的呢。我记得,好像当时工部的康大人,要求的是半指厚度。”

    洪武三年,当时的工部尚书叫作康归明。这个人在历史上碌碌无名,但是他有一个十分厉害的老师,名叫郭守敬。

    大明建国后,为了笼络天下文人。对于这个郭守敬的学生,朱元璋十分的重视。

    将已经八十四岁的康归明,请到了应天,并且做了工部侍郎,后来又做了工部尚书。当了尚书仅仅一年,人就突然不行了。

    “你俩,把这炮筒横箍面,全部打磨成半指厚度。不可多了,也不可少了。”陈则武继续吩咐着。

    解决了炮筒内壁的问题,那么炮筒外壁就很好解决了,只需要将炮筒打磨成统一的厚度就行了。这个没什么操作难度,一般的工匠,都可以完成。

第505章 技术(2)[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