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朱元璋与我聊明史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37章 立威[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打仗就要用钱,用钱就需要白银。不知不觉,大明朝竟然开始依赖于倭国的银矿,这可不是个好兆头。

    李景隆说的也不错,现在确实可以,公开支持一国。也不用管他们,让他们自己打去。大明只需要倭国定期送来银子就行了。

    倭国人可不傻,他们知道谁可以争取到大明的支持,谁就掌握了主动权,再不济也可以震慑对手。

    不到万不得已,他们可不会用明朝这个杀手锏。自己打下来的,不但可以在倭国树立声望,还可以让大明看到他们的实力。这种浅显的道理,倭国自然明白。

    他们明白,陈则武也明白。在他们统一之前,能搞到银子就行。这些,就得让李景隆和倭国使者去谈了。

    奉天殿的朝会上,掌握了实际证据的都察院左都御史韩宜可直接开始弹劾曹国公世子李景隆和户部侍郎郭桓。弹劾李景隆是生活作风问题。而郭桓却严重的多,贪污、受贿、玩忽职守、霸占民田、结党营私。

    在朱元璋时期,这些每一条,都是剥皮充草的死罪。

    朝会上,每个人都低着头,一言不发。这是朱标即位以来,第一次有大臣在朝会上直接弹劾,而且还是都察院左都御史韩宜可。

    “怎么都不说话了,平日里不都是挺能说的嘛。今儿,怎么都成哑巴了。”

    朱标的语气很不好,大臣们也都深吸一口气,等待着朱标的训诫。这几日,文官们奇迹的发现,被他们引以为万世圣君的朱标,竟然在他的身上隐隐约约发现了朱元璋的影子。

    做事果断,说一不二。不给大臣们说话的机会,而且,还似乎很尚武。

    这和文官们印象中的朱标,完全是两回事。

    听到韩宜可弹劾户部侍郎郭桓时,文官们都觉得,这会不会又是朱标的手笔。可后面又听到李景隆的名字,文官们才略微放心下来。

    可反观武将勋贵这里,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样子。李景隆的老爹李文忠,更是一副无所谓的样子。

    “你们不说,朕来说!朕自秋收即位,收到了太多关于你们的折子

第337章 立威[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