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揭开帷幕(2)[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信,他要裁撤燕王。削减秦王所属所有将士,仅留王府护卫。晋王可留两万大军,其余将士尽归三边总督。”
“下旨了?”陈则武眼皮乱跳,朱元璋这动作够快的呀。
朱标摇摇头,“父皇说,让孤和你商议,再做定夺。”
这是朱元璋的惯用技俩,把当老好人的事情,都留给朱标去做,朱元璋自己去做恶事。朱标以监国太子名义下旨,所有人都会称颂太子仁德。这种事情,太子都能得饶人处且饶人。
几个兄弟,也会感念大哥。
当然,这只是朱元璋想象中的样子。实际上,究竟有没有感念和称颂,只有老天爷知道。
“殿下还在担心藩王。而这个藩王,却是西平侯。”
裁撤燕王、削减秦王之后,那北方边境,实力最强的就要属手握重兵的三边总督沐英。虽然,沐英对大明朝忠心耿耿,可谁能保证他的子孙呢。
历史上的沐英一族,直到南明灭亡,沐家都是对大明保持着绝对的忠心。
不过,换了一世,蝴蝶太多。陈则武也无法保证,沐家还是原来的沐家。所以,对于朱标的担心,陈则武还是可以理解的。
元末以来,天下群雄并起,而朝廷分身乏术。
朱元璋正是吸取了这样的教训,重新搞起了分封制,将他的儿子们分封到了各个地方。朱元璋选择相信自己的儿子,不相信异姓武将。
而这次,朱棣事件的发生,极大的动摇了朱元璋对分封的执念。从裁撤燕王,就完全可以看出。
只是这之后,和朱标一样。朱元璋又要开始考虑沐英一脉的威胁。相信沐英,不代表相信沐英的子孙。这是一个伪命题,解决的方法就是人心。
从行宫出来之后,陈则武似乎轻松了许多。将朱棣放在应天,也许才是最好的选择,对谁都好,对朱棣也好。
怎么解决沐英的问题,也简单。如同燕王一般,将朱高炽就在应天,名义上是爷爷带孙子,实际上的意思懂的都懂。
但是,如果朱棣造反,朱元璋也舍不得真的杀了朱高炽。但,沐英就不会存在这个问题。
第264章 揭开帷幕(2)[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