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朱元璋与我聊明史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74章 旧事重提(2)[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素来以仁义道德而被称颂的朱标,不仅仅在文官集团中深受拥戴。在武将勋贵中,也是领头的存在。这些武将勋贵们,是看着朱标长大的,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都是一根筋,只认朱标做朱元璋的继任者。

    而朱元璋对朱标的态度,那更是毋庸置疑的。

    于是,在朱标这个点上,三方出奇的一致。所以,朱标处理一些朝堂大事,也成了三方都认可的点。

    只不过,这一次的天平被打破了。朱元璋错误的信号,让文官们飘了起来,他们发现自己真的可以撼动皇权。于是,他们开始向朱元璋索要他们想要得到的东西,比如权力,比如所谓的正统。

    这一次,朱元璋再次选择了退让,勋贵武将集团的的默不作声。接连受到打击的武将之首徐达,也开始闭门谢客,告病称假。

    文官们开始庆贺,刘基却冷眼看着这一切,对文官们嗤之以鼻。

    但凡有点脑子,都能想的出,这种胜利是不是来的过于轻松了。按照朱元璋的秉性,他真的会选择忍让吗,那显然是不可能的。参考一下胡惟庸,出事的前一天,他都是位高权重,在朝堂上呼风唤雨,极度膨胀。

    陈则武自然也是知道的,朱元璋的政治斗争惯用两个伎俩。第一个是卸磨杀驴。

    第二个是,欲要毁之,必先予之。而且,这一招,朱元璋屡试不爽。

    “想到什么了吗?”李文忠抬头,低声问道。

    陈则武取来食盒上的纸笔,写下空印案三个字。又想了想,再写下胡惟庸。

    “曹国公,您将这个交给皇上,空印案三个字,皇上他一看就明白了。如果皇上问到,胡惟庸又是何意。您就告诉皇上,请韩国公出面,这些文人,皇上想要什么,都能被扒出来。”

    “然后,您再这样……”

    李文忠听得两眼放光,不住的点头。

    李善长,原来的文官头子。后来换成了汪广洋,又变成了胡惟庸。但无论怎么变,李善长的地位都是没变过的。

    但李善长

第174章 旧事重提(2)[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