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寒门第一权臣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20章 他的一生是一本精彩的书[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今日的朝会与往常并没有太大的不同。

    如果一定要说有的话,唯一不同的是,姑苏县公李素竟赫然出现在朝臣队伍中!

    他身着紫色朝服,腰系金鱼袋,神情自若地站在队伍的中间。

    不显山不露水,跟着队伍慢悠悠地进了太极殿……

    真正的大场合里,君臣见礼的程序并不复杂。

    没有三跪九拜,更没有山呼万岁。

    君臣见礼后,李世民率先在上首坐下,顺便满场扫视一圈。

    然后便发现了站在人群中垂首敛目的李素,李世民嘴角勾了勾,接着望向别处。

    李素也无奈地笑了笑。

    以他的秉性,自然是不耐烦参加什么朝会的。

    一个经常睡到中午才肯起床的人,被逼着天没亮就得打扮穿戴。

    再站在太极宫的宫门前,和所有的朝臣一样打着呵欠吹着冷风。

    而干这些事的目的,只是与一群人开会讨论一些或许早就已经裁定了结果的琐事……

    可是,李素不来不行,因为从他晋爵县公那天起,便必须要参加每一次的朝会了!

    晋爵圣旨里面有句话说得很清楚,准予参与朝议。

    说是准予,但圣旨里的用词遣句都是有讲究的,李素不可能天真到以为这只是句客气话。

    准予的意思不是许可,而是必须!

    不是想来就来,而是每次都必须来……

    哪怕参加朝议时像跟木头桩子似的站着不言不动,那……也得老实站着!

    大唐的朝会过程还是很务实的,没有口号,没有子曰圣云。

    以长孙无忌和房玄龄为首,出班一件一件禀奏国事。

    然后群臣各抒己见发表看法,然后李世民从中选择一个比较稳妥的办法,当殿由三省拟旨,颁布执行。

    从国库钱粮到治河修堤再到边关武备,一件件国事提出来,一件件当即解决。

    纵有争议比较大的议题,李世民也非常果断地一言而决!

    接着马上跳到下一项议事。

    李素心不在焉地听着,当然,该有的演技还是正常发挥。

    遇到朝臣们禀奏的喜事便眉眼带笑,一副深得欣慰的模样。

    遇到坏事则面现忧色,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嘴脸……

    演技十分,无可挑剔,但心思却用在了别的地方。

    他在观察君臣们的表情。

    殿内的君臣大多是熟人,平日里李素叔叔伯伯叫得亲热,而叔叔伯伯们也是一副喜爱亲和的模样。

    长辈与晚辈之间水乳交融,高山流水。

    但是今日站在这朝堂上,叔叔伯伯们的表情全变了!

    每个人都是一副凝重严肃的模样,说的每一句话都是深思熟虑,做的每一个决定都是老谋深算万无一失的结果。

    李世民比较沉默,高高坐在上首,大多数时候都是在听。

    听人禀奏,听人提议进谏,听人争论。

    只有到了该拿主意的时刻,他才会开口说话。

    而他说的话几乎已是最后的结果,迅速将所有的争论平息下去。

    李素仔细看了看李世民的脸色。

    李素站的位置离得比较远,但依稀能看出李世民的脸色并不好。

    有些灰暗,精神也有些萎靡。

  

第520章 他的一生是一本精彩的书[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