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帝国往事回忆录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一章 交火[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罗纳德皱起了眉头,按照现在的情况,可以推论对方的战舰可能都是一群平均装甲厚度在3米以上的铁罐头,这厚度都快相当于一座小平房的高度了。

    “这么厚的装甲,成本很难控制啊,我都有点羡慕了。\"

    其实关于太空战舰装甲的问题,自然装甲越厚防护能力越强,但是对于战舰的综合性能却不是这样的。

    越厚的装甲质量就越大,相同的推力下加速度的就越慢,战舰就越笨拙,越容易成为攻击目标。而且有些地方是很难防护的,比如后方的推进器,导弹的发射井,这种地方是无法用厚装甲防护的,而一旦被击中损伤又很大,所以无限地提升装甲厚度并没有太大的意义。

    同时地球舰队采取的都是分段的隔舱,这种设计一个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装甲厚度的不足,地球舰队的标准装甲厚度是2.5米,即使是三米破甲的标准穿甲型导弹,也必须在垂直的角度上才能最大程度上破甲。

    地球战舰在设计之初并没有太大的理论问题,这是一个兼顾成本和防御的方案,却没想到对方会靠单纯地“叠甲来获得战场的优势。这更应该说是情报上的失误,并非设计上的失误。

    即使抛开装甲不谈,在战争中装备对战争的影响不仅仅是仅有性能决定的,还有是否方便生产,对后勤的压力是否巨大,是否方便运输等等问题。

    就如同二战中各国坦克较量时,有很多人都会认为德军的虎王坦克是完全有能力碾压盟军和苏军的主战坦克的,但是虽然实际上虎王坦克性能优异,但是过高的造价以及复杂的生产流程让其数量很少,其对宏观战场的影响力就很小。尤其是在面对苏联的钢铁洪流时,基本落单就只有被围歼的命运。

    这也是后来的评价二战中最伟大的坦克时,只有盟军的谢尔曼和苏军的T34能有资格争夺二战中“最伟大的坦克的称号。前者功能可靠,易于改装,易于维修,可大规模生产,而后者则是首先使用革命性设计并可大规模生产的坦克。

    “我们的防线还能撑多久?”

    “对方正在集中火力攻击外围护卫舰,一旦护卫舰的防线溃败,我们就会完全处于对方的火力输出之下,到时候”

    \"就会全线溃败,是吧?不用紧张,我已经在向地球太空军总部求援了,我们的人正在全力赶来,我们只需要撑住就行,我看过对方的航行图的,对方舰队的加速度远不如我们,支援很快就会到的。\"

    \"传令各个舰长,我们已经陷入了苦战,但是增援已经在来的路上了,请所有人务必死守,坚持到增援部队的到来。\"罗纳德十分平静地说道。

    “对了,工程部那帮人分析出最开始一次性攻击了我们三艘飞船的武器是什么?”

    \"应该是一种超级电磁炮,将质量很大的铁块用某种方法加速到很大的速度,当时蒙帕拉号、捷得号、派肯达号刚好在一条直线,炮弹在击穿蒙帕拉号后,又接着击穿了捷得号和派肯达号,战舰受损严重,基本失去作战能力。\"

    “穿透能力很强,也没有办法拦截是吧。”

    \"是的,工程部简单演算过了,即使导弹直接命中,也对其轨道的改变很小,这东西动能太大了,不过这个东西似乎装弹很慢,差不多要15分钟才能发射一次,而且基本没有制导功能,我们都捕捉到对方打空好几次了。从大局上来说效果很普通。

    \"嗯,我会报告张将军的。“罗纳德说完这句话,便不断扫视着巨型指挥屏幕上不断跳动的各种数字。他在努力地找出对方的破绽。

    2093年11月7日,地外坐标(Q45,Z08,X40),久安城时间11:32,火星舰队第六舰队旗舰,库库斯兰尔号。

    艾兰·斯科坐在椅子上看着前方发来的战报,第七舰队已经与地球欧洲舰队交战,对方舰队的各项参数几乎都与先前得到的情报别无二致,目前情况一切稳定。

    战局像预料的一样一边倒地朝火星倾斜。艾兰·斯科,是这次联合舰队的总指挥,这个计划其实刚制定出来没有多久,一切都来的太突然了,他前一秒还在木星轨道周围组织演习,后一秒就接到了出兵的命令。

第九十一章 交火[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